作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,广州市的垃圾分类起步较早,初见成效,探索确立了“能卖拿去卖、有害单独放、干湿要分开”的分类原则,逐步建立起垃圾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理的完整体系,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和广州特色的垃圾分类路子。
昨日,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,要突出抓好垃圾分类的关键环节,全链条提升,全方位推动,全社会动员,实现城乡垃圾分类全覆盖。全市全面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工作的奋进号角吹响了!
目前,《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》出台实施已经一周年,12 个领域的垃圾分类工作指引得到细化,在 2018 年机关企事业单位、星级酒店等 5908 个单位开展强制分类,精准分类样板居住小区(社区)创建工作不断推进,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也在逐渐完善,广州率先实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分流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系统“两网融合”,扩大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覆盖面,实现生活垃圾“大分流、细分类”,同时还创建“互联网+垃圾分类+资源回收”APP 移动平台“92 回收”,广州还落实了购买低值可回收物补贴政策,建立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服务供应商库,累计给予低值可回收物企业补贴 500 万元。处理设施建设运营也有新气象,初步形成“以焚烧为主,生化为辅,填埋为保障”的垃圾处理格局。
广州垃圾分类之路,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短板,仍有继续发力的空间。譬如在目前的分类投放和收集环节,未能充分发挥“互联网+”作用,居民投放缺乏督导,一些居民小区的分类收集容器配置仍然不足,一些物业公司未按要求实现小区内分类收集。而在分类运输环节,市场作用还有待更大发挥,餐厨和其他垃圾混收混运、混合处理现象也尚存在,可回收网络网点不够健全。在分类处置环节,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尚未全部建成投产,尚有一些工业垃圾、园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处理的现象,一些危险废弃物和有害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置。
广州将以更大决心、更大力度推动垃圾分类各项工作落细落实,全链条优化提升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理体系。在分类投放环节,在做好全覆盖的基础上,广州将对有条件的社区进一步发挥社会企业和互联网的作用,持续引入智能化分类设施,提高分类投放精准度。同时,要提高教育引导的针对性,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,科学设计、合理配置分类收集容器,加强日常监督管理,推动养成分类习惯,提高分类投放准确率,在推动垃圾分类投放上取得新突破。
在分类收运环节,广州还要进一步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分类收运能力。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表示,将及时公布分类运输车辆收运路线和投诉举报电话,加强收运工作动态管理,接受社会监督。另外,还要推进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,通过企业化专收专运,彻底解决混收混运和车辆滴漏问题,通过不断强化垃圾收运管理,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处理一体化,提升农村垃圾分类实效,在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上取得新突破。
与此同时,要继续健全可回收物回收网络和大件垃圾投放拆解回收点,用好低值可回收政策,引导鼓励更多第三方企业的共同参与。不断发挥供销系统优势,优化回收网点布局,推进环卫收运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衔接,切实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效率,从而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上取得新突破。
在分类处理环节,广州将充分用好现有设施,发挥现有产能,为前端分类提供支撑,同时加快推进资源热力电厂、生物质综合处理厂建设,补齐垃圾分类处理能力短板,在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上取得新突破。
多年来,广州市委、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,广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,在十几年推进过程中,积累了一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“广州特色”的垃圾分类经验。
广州市的垃圾分类法规制度逐步健全。目前,已形成“1+3+12”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体系。所谓“1+3+12”,即广州率先制定出台了全国首个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《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》,广州实施了“阶梯式分类计费管理办法”“生态补偿办法”“低值可回收物购买服务管理办法”3 项经济激励配套政策,这 3 项政策使得垃圾源头减量成效显著,每天得以实现分类回收再生资源 753 吨左右,广州还针对机团单位、学校、酒店、宾馆、农村等领域量身定制了 12 项工作指引。
广州分类体系也较为完备,目前建立了“三化四分类”的垃圾分类体系。按照“先分类、回收、减量,后无害化焚烧填埋、生化处理”的技术路线,实现生活垃圾“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”。据统计,广州全市共设立收集点约 1.47 万个,分类收运车辆约 2400 台,分类运输线路约 810 条,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厂 6 座,卫生填埋场 5 座,餐厨处理项目 1 座,花都、南沙、从化、增城四区率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,广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%,并已启动新一轮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。
广州的监督执法工作稳步推进,2017 年 9 月全面启动垃圾分类执法检查,今年引入了第三方机构开展检查评估,还从 6 月起每周五开展 1 次媒体跟随执法,现场曝光,确保监督到位。
要推动广州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前列,广州下一步还要做细做实,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。广州的垃圾分类尚未纳入市区两级绩效考核指标和基础网格化管理,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有待提升;对标先进城市,广州垃圾分类管理机构不健全,督导队伍力量薄弱。另外,目前经费保障没有形成长效机制,财力投入与实际工作需要有差距。分类推进效果在城区范围较为明显,但在乡镇、农村区域效果欠缺,农村垃圾分类典型经验未能复制推广实施,分类效果存在城乡不平衡问题。
垃圾分类工作补短板、求突破,广州要全方位推动。要强化党建引领作用,将垃圾分类纳入“令行禁止、有呼必应”清单,纳入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服务内容,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,发挥社区党员带头作用,同时将垃圾分类纳入基础网格管理,充分发挥网格员和一线环卫工人的督导作用。
广州还要完善体制机制,市、区两级要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,同时要加大垃圾分类资金投入,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。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表示,各区还将按照分类投放需求在 2 个月内配齐四分类垃圾桶,强化收集点的维护保洁,同时要设置垃圾分类咨询举报电话,动员基层党员和环卫工人开展入户宣传、派发分类指引宣传单,加强对居民的培训指引,指导督促社区(小区)居民做好垃圾分类,还要推广农村垃圾分类典型经验,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垃圾分类水平。
下一步,广州还要严格执法监督,在完善服务强化执法上取得新突破。全市党政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要率先垂范,自觉接受监督,执法部门更要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刚性执法,逐步形成常态化执法机制,不断完善第三方机构检查评估机制,确保多渠道、全方位监督到位,同时要完善垃圾投放设施指引,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。
广州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宣传发动和积极引导,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全民共识已经基本形成。
“能卖拿去卖、有害单独放、干湿要分开”。在广州,少有人不知这句垃圾分类的原则。走在大街上,你能在垃圾回收箱的箱身上看到;回到小区,你能在社区的宣传栏上看到;本地人耳熟能详,来穗工作生活的人们也能顺溜地道出这句标语……如今,广州市民群众对垃圾分类持普遍认同、支持的态度,而全社会对于“垃圾分类是城市文明水平的体现”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。广州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着成熟的条件,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。
从 2010 年 3 月开始,广州将每月第四个星期六定为“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”,自此以后,市民群众们在每年的这一天以形形色色、充满创意的方式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各种活动中;垃圾分类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家庭、进单位宣传,广州率先提出“四进”,形成广泛的宣传态势,引导市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;“月月有开放,季季有体验”,城管开放体验日的出现令市民耳目一新,“环卫工作体验日”“垃圾分类处理体验日”等各种创新形式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……此外还有“城管家园”“小手拉大手”等特色活动。
富有特色的宣传发动令垃圾分类的氛围更加浓厚。广州仅今年就已累计开展 3322 场次宣传活动,印发幼儿园至初中知识读本,纳入高等学校课程,创建中小学教育示范基地市级 258 所、区级 2487 所,此外还成立垃圾分类讲师团依托终端处理设施、环保宣教馆等建设垃圾分类宣教中心,也紧跟潮流,通过直播平台、微博、微信、公共场所播放宣传片、举办垃圾分类歌曲创作大赛和组建志愿者队伍等,以营造出全民参与的宣传氛围。
自 2014 年起,广州一直持续推动垃圾分类示范单位、示范街(镇)、样板社区创建工作,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,涌现了一大批垃圾分类示范单位,行业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凸显,逐步形成各行业多头并进、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。如广州的美团外卖平台率先开展外卖垃圾回收活动;麦当劳、肯德基等知名连锁快餐店垃圾分类的“广州做法”已形成样板经验,逐步在全国推广。
为了更好地推动生活垃圾分类,广州将全社会动员发动。广州将进一步压实垃圾分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责任,加强沟通协调和工作联动,推动“两网深度融合”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,如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负责统筹指导、协调全市垃圾分类工作,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动员,监督、管理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及处理。市供销合作总社负责社区回收网络规范建设,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,加强与环卫系统的对接,负责配合街道推广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系统 APP 的使用等。
广州各系统各行业、所有社区村庄都要动员发动起来,使人人知晓、户户行动,做好垃圾分类宣传的系统策划,组建专业的宣传推广团队,用好全媒体、融媒体等手段,掀起垃圾分类宣传热潮。
提高教育引导的针对性,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,科学设计、合理配置分类收集容器,加强日常监督管理,推动养成分类习惯,提高分类投放准确率。
在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上取得新突破
配足分类收运车辆和队伍,强化垃圾收运管理,结合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,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处理一体化,提升农村垃圾分类实效。
在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上取得新突破
加快推进资源热力电厂、生物质综合处理厂建设,补齐垃圾分类处理能力短板。
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上取得新突破
发挥供销系统优势,优化回收网点布局,推进环卫收运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衔接,切实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效率。
在完善服务强化执法上取得新突破
完善垃圾投放设施指引,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,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刚性执法,逐步形成常态化执法机制。
产品推荐 | ||
增城区街道环卫分类不锈钢垃圾箱厂家 | 番禺酒店室内电梯口不锈钢果皮箱 | 增城室内立式直投口不锈钢分类垃圾桶 |
天河购物商城室内三分类不锈钢垃圾桶 | 广州海珠区户外圆柱形单筒钢制垃圾桶 | 白云室外学校校园两分类钢制垃圾箱 |
增城白色室内方形钢制果皮箱 | 从化区旅游景区分类钢木垃圾桶厂家 | 天河区旅游景区分类钢木垃圾桶厂家 |